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网站域名:www.cqbhl.com.cn
更新时间:2019-06-23 10:58:20
以下截图是收录该网站时真实写照,后期该网站发展具有不确定因素,请大家查阅时,谨慎选择、自辩真伪。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网站概况:

在重庆境内长江与乌江的交汇处有一座古老的城市——古巴国故都涪陵。在涪陵城北长江中有一道长1600米,平均宽度15米的天然石梁,因早年常有白鹤群集梁上展翅嬉戏、引颈高吭,故称白鹤梁。白鹤梁傍水而存,随波而卧,涨水隐没、枯水显露,四季一现的情景,平添了考视价值和神秘性。白鹤梁题刻始刻于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前,现存题刻165段,3万余字,石鱼18尾、观音2尊、白鹤1只,其中涉及水文价值的题刻有108段,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处以刻石鱼为“水标”,并观测记录水文的古代水文站。比1865年我国在长江上设立的第一根水尺——武汉江汉关水文站的水位观测记录要早1100多年,故有“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之称。据有关部门观测,白鹤梁唐代石鱼的腹高,大体相当于涪陵地区的现代水文站历年枯水位的平均值,而清康熙二十四年所刻石鱼的鱼眼高度,又大体相当于川江航道部门当地水位的零点。这些石鱼水标及题刻,记载了我国长江上游从唐代至今1200多年间,72个年份的历史枯水资料,系统地反映了长江上游枯水年代水位变化情况,为研究长江水文及全球区域气候变化的历史规律提供了极好的实物佐证,也为葛洲坝水利工程、三峡水利工程的修建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白鹤梁上题刻纵横交错,篆、隶、行、楷、草皆备,颜、柳、苏、黄俱全,还有少数民族文字,可谓集历代名家书法之大成,素有“水中碑铭”之美誉。题刻多出自历代文人墨客之手,以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最为著名。梁上题刻或诗或文,记事抒情,吊古怀旧等,集文学、书法、绘画、石刻艺术为一体,实为罕见的水下奇观。白鹤梁题刻因其突出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1988年8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更新后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三峡大坝蓄水175米后,白鹤梁题刻将永远淹没于近40米的江底。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都高度重视白鹤梁题刻保护工作,对白鹤梁题刻的保护与否,直接关系到向世界昭示三峡工程是否属于文明工程的关键。白鹤梁保护工程先后共产生了7个保护方案,有10余名中国工程院、科学院院士参加了白鹤梁保护方案的评审工作。经过十年的反复论证,根据国际“威尼斯宪章”中不可移动文物以原地保护为主的原则,2002年国家采用了工程院院士葛修润提出以“无压容器”的保护方式,整个工程2003年动工修建,2009年5月18日正式落成,创造性地修建了世界上唯一在水深40米处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白鹤梁原址水下保护工程是三峡工程的四大文物保护项目之首。被国家文物局评为科学技术创新一等奖,总投资1.93亿元。2010年4月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在首届三峡国际旅游节期间正式试运行对外开放。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分为地面陈列馆和水下参观两大部分。在地面陈列馆展厅内共设有“生命之水——世界大河文明中的水文观测”、“长江之尺——白鹤梁题刻的科学价值”、“水下碑林——白鹤梁题刻的人文价值”等展览单元。参观者将通过声音体验、视觉体验、参与体验、情感体验获得一份难以忘怀的记忆。 在水下参观部分观众朋友可从地面陈列馆乘坐长达90米,垂直高度40米的隧道式自动扶梯进入长147米的水下时光隧道,进入70米长的参观廊道后,观众朋友会有三种参观方式:1.通过参观廊道内直径为80厘米的23个观察窗直接观看水中的白鹤梁题刻;2.保护体内安装有28个360°旋转的摄像头,观众朋友可以通过观察窗旁的触摸显示屏点击式观赏题刻;3.参观廊道内设有潜水舱,条件成熟之后,观众朋友还可以通过潜水舱潜入水中,零距离欣赏文物题刻。参观完以后,再通过另一条全长154米的水平交通廊道以及90米长的自动扶梯返回地面陈列馆。白鹤梁水文站现象的形成,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是凝固的长江文明史,有其固有的审美艺术和科学价值,白鹤梁原址水下保护工程不仅仅是为了保护白鹤梁的物质形态,更重要的是通过保护的理性思考进而反映所承载的历史信息,这种保护方式不是纪念碑式的,而是以人类进步的哲学思想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延长石刻的生命历程,充分体现了我们对先人的尊重,同时这种保护方式在全球范围内也是极其罕见的,成为国际保护文化遗产史上的又一成功范例。



推荐网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