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太平区
网站域名:www.fxtp.gov.cn
更新时间:2019-05-08 20:39:02
以下截图是收录该网站时真实写照,后期该网站发展具有不确定因素,请大家查阅时,谨慎选择、自辩真伪。
网站概况:
太平区位于阜新市区的东南部,是阜新市中心城区之一,濒临细河南岸,地处大巴山余脉北麓,西、北与海州区毗邻,东与新邱区交界,南与阜蒙县接壤,总面积94.79平方公里,太平区人民政府下辖5个街道办事处(红树、煤海、高德、城南、孙家湾),1个镇(水泉镇),32个社区、11个村民委员会。全区总人口15.88万人,总户数67598户,其中农业人口6938 人。太平区是阜新市的老工矿区,国家“一五”时期156个重点建设工程中,有2个重点项目座落在境内,一个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海州露天煤矿,另一个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火力发电厂——阜新发电厂,当时还座落了全市8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曾是阜新“煤电之城”的缩影。但是,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海州露天煤矿、高德矿相继破产,附属而生的企业纷纷倒闭,使太平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成为全市历史包袱最沉重、基础设施最落后、困难群体最集中、居住条件最恶劣、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城区,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典型代表,阜新转型的难点在太平区。当时,太平区18万人口中,常年登记的失业人口有2万人左右,靠低保生存的人口有4万余人,靠公益岗生活的人口有6000多人,全区三分之一的人口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2008年,为了走出一条符合区情的转型道路,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太平区委、区政府确立了“一带、两极、三板块”发展思路。“一带”,是指发展一条贯穿城区东西的经济发展带;“两极”,是指打造新型材料产业基地、国际工业遗产旅游度假区两个增长极;“三板块”,是指开发建设29平方公里的新型材料产业基地工业板块、28平方公里的海州露天国家矿山公园旅游休闲板块、26平方公里建成区商贸物流板块。2009年以来,太平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按照“一带、两极、三板块”发展思路,举全区之力进行了大投入、大开发、大建设。六年来,太平区重点打造了新型材料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现代商贸物流三大集聚区,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进入跨越发展的快车道,主要指标连续五年保持了两位数高速增长。新型材料产业集群企业总户数达到118家,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组织实施了孙家湾旅游度假区、福宇古文化街区、永灵奇石博物馆等一批重点项目,现代商贸物流集聚区开发建设了韩国乐天玛特商场、维多利亚湾商业地产等一批重大项目。201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43亿元,年均增长3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计达到3.79亿元,年均增长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达到38亿元,年均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到10.9亿元,年均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20元,年均增长12%。目前,全区靠低保生存的人口下降到2.8万人,教职工薪资水平已经与全市拉齐,住房补贴、医疗保险等福利水平也接近全市水平,基本补齐了教职工拖欠的工资、津贴。实践证明,这个发展思路完全符合太平区实际,是太平区实现转型振兴的唯一出路。太平区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错位发展优势十分明显,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已经成为全市最具发展潜力的县区之一。初步统计,全区建成区总面积26平方公里,仅占全区总面积的27%,其中细河南岸城中村、东阜新车站棚户区仍有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重点打造现代商贸物流集聚区。水泉镇辖区总面积58.85平方公里,北部平原总面积29.2平方公里,已经纳入新型材料产业基地规划;南部山区总面积29.65平方公里,已经列入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范围,重点依托塔子沟风景区的开发,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果品林业。辖区内沉陷区总面积大约7.4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比重不足8%,主要分布在海州露天煤矿周边,高孙路两侧、孙家湾地区仍有大片土地不属于沉陷区,可开发利用面积3.7平方公里,主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需要说明的是,太平区辖区内驻区企业虽然比较多,但是目前大部分都没有闲置。规模比较大的企业有阜新发电厂、保利民爆公司以及阜矿集团所属的海州露天煤矿、高德矿、孙家湾矿、机电总厂、机电二厂、建材总厂、城南热电厂等,都座落在太平区境内,目前除了海州露天煤矿、高德矿破产以外,其余企业都在正常生产经营,即使有个别下属单位停产停业了,但为了解决职工工资问题,其场地、厂房也都对外出租了,全区基本没有闲置的厂房、场地。未来几年内,太平区将继续坚持“一带、两极、三板块”发展思路,重点发展新型材料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最终实现城市南部“两个根本变化”的目标,即产业形态要发生根本变化,由采煤业向新型材料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转移;城区面貌要发生根本变化,全面彻底地改造棚户区,城区基本消灭平房区。到2017年,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争取达到5.3亿元,年均增长10%,财政紧张状况基本得到缓解;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地区生产总值57亿元,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亿元,年均增长15%;综合实力在全市位次要有所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