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一中
网站域名:www.ycyz.com
更新时间:2019-08-25 23:53:57
以下截图是收录该网站时真实写照,后期该网站发展具有不确定因素,请大家查阅时,谨慎选择、自辩真伪。
网站概况: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是湖北省首批确定办好的重点中学,是湖北省最早的省级示范学校之一。学校被教育部、中国科协、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湖北省政府等多家单位先后表彰为“全国优秀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全国最美校园书屋”“全国后勤管理先进单位”“全国生命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全国中小学党建工作科研先进单位”“省最佳文明单位”“省文明单位”“首批湖北省数字化校园示范校”“省园林式学校”“省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省教育系统模范教工之家”“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湖北省最美校园书屋”“湖北省学校文化建设百强校”“市五一劳动奖状”“市名牌学校”等。千年文脉,百年一中。学校发轫于明弘治七年(1494),夷陵知州陈宣为纪念晋代文学家郭璞而建的“墨池书屋”,相传其“墨池”之名因郭璞及后来苏轼黄庭坚曾于此洗砚而得,其址在夷陵城东(今宜昌市西陵区人民路墨池巷内)。明嘉靖年间,为纪念欧阳修曾谪官夷陵,夷陵知州李一迪修建“六一书院”,并将“墨池书屋”并入其中。其后,两家几经分合,至清康熙年间,夷陵知州宗思圣“兴学于府”,实现“屋”“院”的最终合一,并称为“墨池书院”。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停科举,兴学堂”,应张之洞“欲办新学,先设师范”之准奏,时任知府齐耀珊照章将“墨池书院”改立“宜昌府初级师范学堂”,学制5年,学生52人,1909年学生毕业,师范学堂即停止招生与停办。次年,即宣统二年(1910年)春,“师范学堂”正式换立“宜昌府官立中学堂”,自此宜昌第一所公立中学面世。由是,绵延数百年的“书院”正式完成了向新式学堂的转变。尔后,“宜昌府官立中学堂”十五次更名,七易其址,至1953年底以“湖北省宜昌高级中学”之名迁至校军场即老校区(西陵二路4号)现址至今,并先后立校门于德胜街、北门外正街及现西陵二路。1954年更名为“湖北省宜昌第一高级中学”,1956年改称“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之现名。至此,宜昌最古老的书院、最早的官办中学及最早的省重点中学一脉相承,弦歌不绝。2014年,由市委市政府动议兴建宜昌一中江南新校区,其内新修墨池书院,并将学校整体建筑风格定位于“新中式”,这既象征着“千年文脉,百年一中”的历史厚重,更彰显着“一中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宜昌一中江南新校区于2017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学校现有新、老两个校区,共计59个教学班,包括“潘垣创新班”“欧阳修人文班”“阳光班”“中新实验班”“剑桥班”等多个特色班,师生3600余人。新校区占地324亩,老校区占地89亩,总建筑面积13万余平方米,总投资约6.2亿元。未来一年内,学校将实现7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600人、在职教师350人的办学规模。学校贯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办学追求,坚持“自我教育、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将“家国情怀、自主发展”作为育人目标,建校百余年来,学校培养输送了3万多名优秀毕业生,涌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青岛海洋大学教授文圣常,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潘垣,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涛,南部战区副政委岳世鑫中将和陆志宙少将、张孝成少将等三名将军,前盛大互动娱乐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谭群钊,深圳怡化电脑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彤等一大批杰出人才。自恢复高考以来,学校产生了25位市级状元,165名学子考入清华北大;近5年来,31名学生获得数、理、化、生、信息奥赛全国一、二、三等奖;连续三年获得全市高考质量一等奖第一名。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名,湖北名师2人,在岗特级教师4人,省专贴专家1人,中学正高职教师6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宜昌名师工作室主持人3人,宜昌名师5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2人,中学高级教师152人。近五年,教师中16人次获全国各类教学竞赛一等奖,55人次荣获全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近三年来,教师获得“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18人次。现任校长付全新,教育学博士,中学正高职教师,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特殊津贴专家,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湖北名师,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省第一届中学化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宜昌市管优秀专家,宜昌市杰出校长。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编撰有《教思之旅》《哲人哲思》《文化管理:构建生态和谐校园的必由之路》等3部学术专著;在省级或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多篇,逾三十万字,其中仅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就收录3篇。2014年获湖北省教科研成果奖一等奖1次。学校实施民主集中相结合的治理结构。党委会、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委员会、处室(年级)、党支部、学术委员会、学生会等组织,共同组成学校治理结构,分别决策相应事项。党委会是学校的决策核心,领导学校一切工作;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的监督、仲裁和最高决策机构;校务委员会负责学校的行政工作的决策、分派和执行;处室(年级)负责学校分块工作,学校按照宜昌市委编办的规定设置党委办公室、校务办公室、学工处、教务处、教科处、总务处、工会办公室、团委、年级组(三个);党支部(6个)、学术委员会、学生会等机构和组织。各治理主体之间互相制衡,防止权力行使失度或决策及执行失误。以职代会的法定形式,保障教职工深度参与学校决策与管理的权利;实行学校招生录取、重大校务工作招标都必须有一线教师参与决策和监督的机制;以扎实深度的校务公开方式,保障教职工以知情权为核心的民主权利;教师职称晋升、专业荣誉的推荐与评选,由以特级教师、名师组成的学校“学术委员会”决定;通过班级值周、“师生茶歇”、学代会、团代会等形式保障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依法治校。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职能作用,规范财务、升旗、放学、行政会、教工大会、教职工请假等日常管理,实施党务公开、校务公开,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并规范招投标、招生录取过程,确保公平、公正、透明。学校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办学追求,努力为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拓宽载体,为学生成长搭建广阔平台,学校设有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寝室文化节、国学文化节、读书文化节、服务育人文化节计;成立了前茅文学社、模拟联合国、模拟政协、爱心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骑行社等20多个学生社团组织;坚持开展“迎朝霞、送晚霞”长跑、“阳光拉练百里行”“学工学农”等系列阳光体育活动。学校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先。以学生“自我教育”为旨归,以“家国情怀,自主发展”为育人目标。注重班主任队伍的培养和管理,实施全员育人战略,坚持全体教师参与的“‘1+10’阳光行动”,每名教师担任10名左右学生的成长指导教师,开展“四导”活动,即精神领导(思想素养和心理素质)、生涯引导(志趣发现和职业认知)、学法指导(学习方法、非智力因素培养)、生活辅导(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坚持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开设《长在宜昌》等4门地方课程,开发《哲人哲思》校本课程二百余门;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研究,追求轻负担、高质量,先后以“情景•探究•建构”“五环生本高效课堂”等课题为抓手,对课堂教学进行综合改革,努力实现学生“学”的方式和教师“教”的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