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网站域名:www.cqcet.edu.cn
更新时间:2019-04-10 12:22:38
以下截图是收录该网站时真实写照,后期该网站发展具有不确定因素,请大家查阅时,谨慎选择、自辩真伪。
网站概况: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是由重庆市政府举办、重庆市教委主管、市教委与市经信委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由原重庆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于2007年合并成立,是教育部、财政部重点建设的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教育部授予的“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人社部、财政部授予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单位、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单位和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学校占地1357.78亩,固定资产10.40亿元,校舍51.7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16亿元,全日制在校生21638人,馆藏图书140.5万册。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厚德强能、求实创新”的校训,传承“龙翔马越、博润致远”的人文精神,坚持“以电子信息为特色、智能化为引领,培养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技术密集型领域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注重应用研发与技术服务”的办学定位,确立了建设“高水平技术技能型高等院校”的发展目标,正奋力争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紧密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学校按照“产业链”“技术核”“职业域”升级重构了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电子与物联网、信息通信技术、汽车与智能制造、电商物流”等为骨干的8个专业集群,开设的60个专业与重庆市主要产业集群对接率达到95%以上。建成国家级重点专业12个、市级重点专业2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在线开放)课程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视频公开、在线开放)课程34门,国家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示范实训基地7个。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重庆市教学成果奖15项,并荣获首届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着力构建“大思政”三全育人格局,制定“大思政”育人清单和《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方案》,致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率先提出“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英才教育”理念,创新实施“卓越技术技能人才”计划,着力培养卓越大国工匠。近五年来,先后培养了先一批如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杨成兴、中科院核物理九所院士助手柯聂桐、长安集团“国家技术能手”田钭、百度国际网络安全技术对抗赛总冠军李明健等为代表的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学校荣获“全国就业50强高校”“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坚持“引培”并重策略,师资队伍建设卓有成效。截止2018年底,学校有专任教师981人,其中博士81人、教授99人(二级教授3人)。近五年来,先后培育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1人,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1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1人,全国技术能手3人,重庆市技能大师、技术能手、教学名师、名师培养计划、中青年骨干教师、教书育人楷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省部级人才23人。同时,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校级教学名师13人。着力提升科研核心竞争力,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学校建有“城市建筑智慧运维管理”1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电子信息应用技术”“精密加工及在线检测智能制造”2个省部级应用技术推广中心,“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技术”1个省部级成果转移转化创新团队,“人工智能与信息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等10个校级科研平台(团队)。近五年来,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重大重点教改项目35项、横向技术服务项目94项、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课题278项;获国家专利1885项,其中发明专利109项;发表中文核心及以上高水平论文1490篇,出版著作112本。2018年,荣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实现了高职院校科研获奖的重大突破。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区域服务贡献度。先后牵头组建“长江经济带产教融合发展联盟”“重庆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沙坪坝区人工智能学会等区域性服务平台;联合知名企业共建“重电—华为”ICT学院、“重电—海尔”智能电子学院、“重电—长安”智能制造学院等7个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产业学院,携手“校地企”三方共建“重电—万盛”华为ICT分院和研究中心;“重庆电子信息职教集团”荣获市级示范职教集团,成功立项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专业集群、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子商务等3个市级高职教育“双基地”建设项目,信息通信技术(ICT)专业群1个市级校企合作示范项目;在编专任教师直接主持的技术与咨询服务项目实现年收入近亿元;毕业生市内就业率保持在84%以上,年均5000余人次,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实施“学校+校友+农户”扶贫模式,开发培育百香果种植等产业化项目,助力巫溪县天元乡农户脱贫致富,提高精准扶贫成效。学校连续三年蝉联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策略,探索多元国际合作路径。近五年来,建有中德(重庆)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等国际合作重要基地(中心),联合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高校合作办学,累计培养学生519人;招收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老挝、泰国等14个国家全日制来华留学生58名;接收法国、西班牙、马来西亚等12个国家短期来华留学进修生102名;选派教师300余人次赴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外高校进行海外研修访学;选派100余名在校生赴法国、韩国、马来西亚等知名高校留学和交换学习;面向巴基斯坦高校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实施ICT培训认证,正筹建“重电国际(泰国)分校”和“重电—亚龙丝路(老挝)学院”,助兴国家“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发展。